5.1 专业应有足够的专任教师人数
5.1.1 教师专长与人数足以开授该领域的专业科目
多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坚持人才强教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教师张青波、翁正国是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翁正国、叶建波、韩梅、叶华杰、郑发泰、张青波等为浙江省教学团队成员;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
近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引进了4名博士:曾兴斌、应祥岳、李福安和应蓓华;学校培养的博士有:张青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兼任教师)、姜浩(在读)和陈志栋(在读)。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构建了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任教师现有16人,教师年龄、学位、职称等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75%。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25%;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人数为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75%。双师比例为100%,教师专长与人数足以开授电子专业科目。见表5-1,佐证5-1、5-2。
表5-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专业分析表
A. 专业负责人
姓名 | 教师级别 | 最高学历/学位 | 教学年资 | 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 系列职称(取得日期) | 专长 |
郑发泰 | 教授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18 | 高级工程师2001/12 | 测试计量 |
B. 教师
姓名 | 教师 级别 | 专任/兼任 | 最高学历/学位 | 教学年资 | 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 系列职称(取得日期) | 专长 |
叶建波 | 教授 | 专任 | 本科/学士 | 20 | 工程师1992/10 | 电子信息技术 |
曾兴斌 | 教授 | 专任 | 博士研究生/博士 | 27 | 高级工程师2013/08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洪列平 | 研究员 | 专任 | 本科/ | 38 | 电子行业考评员2017/08 | 电子信息技术 |
叶华杰 | 副教授 | 专任 | 本科/硕士 | 18 | 电子工程师2010/07 | 电子信息技术 |
翁正国 | 副教授 | 专任 | 本科/学士 | 19 | 工程师 1996/10 | 电子信息与嵌入式系统 |
张培忠 | 副教授 | 专任 | 本科/学士 | 13 | 高级工程师2002/08 | 电子信息技术 |
韩梅 | 副教授 | 专任 | 本科/硕士 | 17 | 高级工程师2002/08 | 电子信息技术 |
李翠凤 | 副教授 | 专任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14 | 工程师2017/12 | 应用电子技术 |
应蓓华 | 副教授 | 专任 | 博士研究生/博士 | 10 | 出国经历三个月以上 | 物联网工程 |
何文荣 | 高级 工程师 | 专任 | 本科/学士 | 3 | 高级技师2018/12 高级工程师2015/12 | 电子产品开发 |
应祥岳 | 讲师 | 专任 | 博士研究生/博士 | 18 | 实验师2007/11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李福安 | 讲师 | 专任 | 博士研究生/博士 | 12 | 化工仪器仪表维修工程师 2014/12 | 气体传感器研制 |
陈志栋 | 讲师 | 专任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6 |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2019/11 | 嵌入式系统应用 |
姜浩 | 讲师 | 专任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12 | 电子工程师 2010/09 | 图像处理 |
王子聪 | 助教 | 专任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2018/11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张国鹏 | 无 | 兼任 | 本科 | 5 | 高级工程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戈永宁 | 无 | 兼任 | 专科 | 4 | 工程师 | 应用电子技术 |
李雄杰 | 教授 | 兼任 | 本科 | 4 | 工程师 | 应用电子技术 |
张超龙 | 无 | 兼任 | 本科 | 5 | 工程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韩文明 | 无 | 兼任 | 专科 | 1 | 技师 | 应用电子技术 |
卢棋 | 无 | 兼任 | 专科 | 1 | 技师 | 电气自动化 |
杨新定 | 无 | 兼任 | 本科 | 2 | 工程师 | 计算机应用 |
蒋常杰 | 无 | 兼任 | 专科 | 2 | 工程师 | 应用电子技术 |
徐清 | 无 | 兼任 | 硕士研究生 | 1 | 高级实验师 | 电器自动化 |
5.1.2 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量适中
学校制定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量计算办法》,见佐证5-3,鼓励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根据2019学年第一、二学期教师工作量统计,本专业教师工作量统计如表5-2所示。包括兼任校内行政职务在内的所有专业教师,每周教学、研究与服务所投入的时间皆为40小时以上。每周教学时间包含授课时数+课后辅导时数+批改作业时数;研究时间包括看书时数+下企业调研时数;服务时间包括班主任工作时数+社会兼职时数+校内行政工作时数。
表5-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19-2020学年教师工作量统计
教师姓名 | 专/兼任 | 每周 工作时数 | 时间分配百分比 |
教学 | 研究 | 服务 | 其他 |
郑发泰 | 专任 | 81 | 50% | 20% | 30% | |
叶建波 | 专任 | 66 | 60% | 30% | 10% | |
曾兴斌 | 专任 | 61 | 60% | 30% | 10% | |
洪列平 | 专任 | 61 | 60% | 30% | 10% | |
叶华杰 | 专任 | 81 | 50% | 20% | 30% | |
翁正国 | 专任 | 74 | 20% | 60% | 20% | |
张培忠 | 专任 | 61 | 60% | 30% | 10% | |
韩梅 | 专任 | 68 | 60% | 30% | 10% | |
李翠凤 | 专任 | 64 | 60% | 30% | 10% | |
应蓓华 | 专任 | 73 | 60% | 30% | 10% | |
何文荣 | 专任 | 66 | 60% | 30% | 10% | |
应祥岳 | 专任 | 60 | 60% | 30% | 10% | |
李福安 | 专任 | 73 | 50% | 20% | 30% | |
王子聪 | 专任 | 40 | 60% | 30% | 10% | |
陈志栋 | 专任 | 64 | 60% | 30% | 10% | |
姜浩 | 专任 | 62 | 60% | 30% | 10% | |
张青波 | 兼任 | 84 | 20% | 30% | 50% | |
张国鹏 | 兼任 | 20 | 60% | 20% | 20% | |
戈永宁 | 兼任 | 10 | 60% | 20% | 20% | |
李雄杰 | 兼任 | 30 | 60% | 20% | 20% | |
张超龙 | 兼任 | 20 | 60% | 20% | 20% | |
韩文明 | 兼任 | 20 | 60% | 20% | 20% | |
卢棋 | 兼任 | 20 | 60% | 20% | 20% | |
杨新定 | 兼任 | 20 | 60% | 20% | 20% | |
蒋常杰 | 兼任 | 20 | 60% | 20% | 20% | |
徐清 | 兼任 | 20 | 60% | 20% | 20% | |
5.1.3 教师工作量配套机制健全
本专业教师以教学为主,依照学校《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见佐证5-4)之规定,考虑每位教师的特长,将教学任务合理分配给教师,见佐证5-5。学院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可以相应减免教学工作量,但是职称晋升要求教师必须满足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否则不得晋升。根据2019学年第一、二学期教师工作量统计,本专业专任教师 2019-2020学年周授课量统计如表5-3所示。2019-2020学年,专任教师每周授课量最多16课时,最少3课时,平均为12课时,数量合理适度,并且充分评估教师专长与职业能力,严格依据教师专长能力和人才培养方案配课,保证教学效果。
表5-3 专任教师2019-2020学年周授课量统计
单位:课时
序号 | 姓名 | 第一学期周课时(总课时) | 第二学期周课时(总课时) | 序号 | 姓名 | 第一学期周课时(总课时) | 第二学期周课时(总课时) |
1 | 郑发泰 | 14(227) | 9(132) | 9 | 李翠凤 | 15(232) | 16(256) |
2 | 叶建波 | 12(192) | 9(132) | 10 | 应蓓华 | 12(192) | 15(240) |
3 | 曾兴斌 | 10(163) | 13(201) | 11 | 何文荣 | 出国访学 | 17(277) |
4 | 洪列平 | 12(199) | 12(192) | 12 | 应祥岳 | 12(186) | 10(160) |
5 | 叶华杰 | 12(184) | 11(176) | 13 | 李福安 | 15(243) | 12(196) |
6 | 翁正国 | 4(64) | 4(64) | 14 | 王子聪 | 4(64) | 3(48) |
7 | 张培忠 | 12(192) | 12(192) | 15 | 陈志栋 | 16(256) | 13(212) |
8 | 韩梅 | 17(272) | 16(244) | 16 | 姜浩 | 13(206) | 12(192) |
5.2 教师须参与专业目标的制定与执行
5.2.1 教师参与专业教育目标的制定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至今已有21年,每年都会根据学校学院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变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2019年修订变化最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专业致力于为浙江省、宁波地区,培养电子电器智能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专业教师全过程参与人才教育目标的修订。
专业教师在对应用电子技术产业结构、企业、同类院校、校友充分调研基础上,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院的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教育目标,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研讨、专业外部咨询委员会修订人才教育目标,专业建设委员会审议人才教育目标,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并下发到专业,该教育目标成为培养学生的指导性文件,见佐证5-6。
5.2.2 教师参与专业教育目标的执行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每学期进行多次教研活动,见佐证5-6,沟通落实教育目标、核心能力的情况,听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搜集教师对教学任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对教师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汇总并反馈至学校有关部门,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设有课程主讲教师、教师说课、教师互听课、学院督导、学校督导听课等制度及措施,见佐证5-7~5-9。同授一门课的教师由主讲教师组织大家对授课目标、授课内容、考核方法及授课方法等进行研讨。专业研讨的目的是保证各课程前后衔接恰当,不出现重复教授现象,并在专业开会讨论后,对教师进行辅导或对课程进行调整,以符合专业教育目标所确定的发展方向。
5.3 教师的专长能涵盖其相关领域所需的专业职能,至少半数师资须具备二年以上业界相关经验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工程系列职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2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7人,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工程系列职称证书的教师14人:高级工程师5人(含高级技师1人),工程师8人,电子装接高级工考评员1人,有2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75%,如表5-4。
表5-4 师资业界经历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工程系列职称一览
序号 | 姓名 | 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工程系列职称(具备二年以上业界相关经验) | 序号 | 姓名 | 具备二年以上业界相关经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工程系列职称 |
有 | 无 | 备注 | 有 | 无 | 备注 |
1 | 郑发泰 | √(业界16年) | | 高级工程师 | 9 | 李翠凤 | √ | | 工程师 |
2 | 叶建波 | √(业界14年) | | 工程师 | 10 | 应蓓华 | | √ | |
3 | 曾兴斌 | √ | | 高级工程师 | 11 | 何文荣 | √(业界13年) | | 高级工程师 高级技师 |
4 | 洪列平 | √ | | 电子行业 考评员 | 12 | 应祥岳 | √ | | 实验师 |
5 | 叶华杰 | √ | | 工程师 | 13 | 李福安 | √ | | 工程师 |
6 | 翁正国 | √(业界12年) | | 工程师 | 14 | 姜浩 | √ | | 工程师 |
7 | 张培忠 | √(业界17年) | | 高级工程师 | 15 | 陈志栋 | √ | | 工程师 |
8 | 韩梅 | √(业界14年) | | 高级工程师 | 16 | 王子聪 | 业界2年 | √ | |
5.4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与辅导学生的成效
教师与学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学习、适应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校特别注重专任教师、班级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制定了相关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师生互动方式如图5-1,见佐证5-10、5-11。
图5-1 师生互动方式
5.4.1专任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1.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专任教师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比如登录网络教学资源库和超星网络平台,对课程单元进行网络学习,并完成相关作业,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并了解学生掌握程度,课上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和讨论,课间及课后对学生有疑问的方面进行辅导:要求教师课堂留有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并解答辅导;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其他困惑,见佐证5-12。针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任课老师会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以便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教师辅导学生学习见佐证5-13。
2. 师生间通过现代化手段随时就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进行日常学习、顶岗实习等分组安排指导教师,利用电话、微信、云实习平台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即时进行远程辅导,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增强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学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为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专业组织学生代表召开期中座谈会,会上各班学生代表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同时电子信息学院教务办于各学期期末在学校官网组织修习各课程的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等进行评教打分,并将结果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在其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扬优点、检讨、改进、提高教学水平,如图5-2,见佐证5-14~5-16。
图5-2 师生期中座谈会
4. 指导技能大赛和社团活动。专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各种技能竞赛,让在校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专任教师通过全国电子设计竞赛选拔优秀学生逐级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比赛,指导学生比赛获奖明细见表5-5。相应获奖证书见佐证5-17。
表5-5 2017-2019学年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竞赛统计表
年份 | 参赛学生 | 指导教师 | 奖项 |
2019年 | 姜凯 | 陈宗才 | 朱天豪 | | 何文荣 | 应祥岳 | 省二等奖 |
陈昊 | 陈勇星 | 何石林 | | 何文荣 | 张鹏飞 | 省二等奖 |
张志洋 | 李江 | 戴子毓 | | 韩梅 | 李翠凤 | 省三等奖 |
邓婷婷 | 彭波 | 单一航 | | 郑发泰 | 邵国军 | 省三等奖 |
金崇迪 | 舒锦标 | 曾汉杰 | | 钟晓强 | 周庆红 | 省三等奖 |
史沂益 | 胡荐凯 | 翁苙臻 | | 何文荣 | 张培忠 | 省三等奖 |
楼江涛 | 泮志勇 | 周逸超 | | 叶华杰 | 张鹏飞 | 省三等奖 |
姜凯 | 黄启东 | 郑俊龙 | 陈仲炳 | 张培忠 | | 省三等奖 |
胡凯 | 杨纯逊 | 蓝华健 | | 翁正国 | | 省三等奖 |
2018年 | 杨雪晴 | 应春雪 | 苗周凯 | | 陈志栋 | 洪列平 | 省三等奖 |
邵康学 | 吴兴韩 | 练昊来 | | 李翠凤 | 叶华杰 | 省三等奖 |
姜凯 | 陈宗才 | 朱天豪 | | 何文荣 | 郑发泰 | 省三等奖 |
李渊 | 张杨 | 罗俊杰 | | 钟晓强 | 周庆红 | 省二等奖 |
史沂益 | 胡杰 | 彭青丽 | | 叶香美 | 翁正国 | 省三等奖 |
李渊 | 张杨 | 罗俊杰 | | 钟晓强 | 周庆红 | 省二等奖 |
黄兆来 | 徐滔葳 | 方翊翔 | | 张培忠 | 叶香美 | 省三等奖 |
朱天豪 | 徐柏泉 | 赵彦 | | 何文荣 | 叶建波 | 省三等奖 |
2017年 | 李龙杰 | 石汉生 | 冷俊杰 | | 韩梅 | 何文荣 | 国二等奖 |
缪水康 | 张锡均 | 徐斌 | | 陈志栋 | 李翠凤 | 省一等奖 |
李潇聪 | 陈超群 | 马永滨 | | 张培忠 | 邵国军 | 省三等奖 |
徐滔葳 | 何航杰 | 方翊翔 | | 张培忠 | 洪列平 | 省三等奖 |
翁国栋 | 曾鑫 | 徐燚超 | | 叶建波 | 翁正国 | 省一等奖 |
华金帅 | 张令峰 | 许青杨 | | 叶华杰 | 张鹏飞 | 省一等奖 |
陈健 | 李建利 | 金志坚 | | 李翠凤 | 何文荣 | 省二等奖 |
黄兆来 | 黄琦雁 | 赵彦 | | 洪列平 | 陈志栋 | 省三等奖 |
5.4.2 班主任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本专业在新生入学前均会指派一位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情况见表5-6。班主任每学年集中指导学生次数不得少于8次,学生也可在其他时间找班主任排除各种疑难杂症。班主任采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如QQ、微信及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大一新生入学后第一周,班主任会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等,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使其热爱本专业,明确学习目标,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为减少学生选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选修课、全院选修课的选课指导。本校将班主任工作考核纳入教职工的年度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对考核不称职的班主任随时撤换并取消当年职务。对考核优秀的班主任,在岗位评聘方面给与特别关注。班主任指导记录见佐证5-18。
表5-6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一览表
17级 | 18级 | 19级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叶建波 | 电子1711 | 叶华杰 | 电子1811 | 姜浩 | 电子1911 |
何文荣 | 电子1722 | 陈志栋 | 电子1812 | 韩梅 | 电子1912 |
| | 应蓓华 | 电子1823 | 李翠凤 | 电子1923 |
5.5 教师与业界交流的执行成效
教师社会兼职:专业自设立以来,一直注重与产业界的互动与交流,专业教师积极争取校企合作、技术服务与推广教育的机会,鼓励与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企业的各项交流与社会服务活动,包括担任企业顾问,承担技术培训、技术研究合作、工程方案评审、技术鉴定等交流活动。专业教师与业界交流的执行成效有:2017年,学院与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宁波荃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订单班;学院还与芯键半导体有限公司等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4年来,共有100多名订单班学生被相关行业、企业直接签约入职,成为热门抢手人才,见佐证5-19;专业教师凭借自身专长积极开展技术服务,近三年,专业教师负责的横向课题项目总金额达到382万元,见表5-7。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的相关内容见佐证5-4。
表5-7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17-2019学年教师参与产学合作信息一览表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合作单位 | 执行时间 | 主持人 | 金额 |
磁场分布数据高速采集分析技术研发 | 宁波兴隆磁性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6-2020/06 | 张培忠 | 2 |
Dim to WARM LED筒灯的研发 | 宁波恒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6-2019/09 | 叶建波 | 1 |
电力配电柜微型除湿器控制板V1.0研发 | 宁波启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1-2019/11 | 何文荣 | 2 |
超声波控制板V2.0研发(中试) | 宁波立诚仪器有限公司 | 2018/11-2019/11 | 张培忠 | 3 |
基于侧脸的微笑表情识别系统 | 浙江博天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5-2019/06 | 曾兴斌 | 35 |
城市共享车位运行与管理系统 | 宁波祖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6-2019/12 | 翁正国 | 80 |
混匀仪控制板V2.0研发(中试) | 宁波立诚仪器有限公司 | 2017/11-2018/03 | 张培忠 | 4 |
双轨迹磁场分布数据同步采集分析技术研发 | 宁波兴隆磁性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6-2017/12 | 张培忠 | 2 |
健康型智能洗衣机研发与设计 | 宁波市鄞州祥弘电子有限公司 | 2017/04-2018/12 | 翁正国 | 150 |
智慧城市家电智能化项目开发 | 宁波金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2016/11-2017/03 | 姜浩 | 3 |
基于安全融合通信的智能调度系统开发 | 浙江昊畅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5-2019/05 | 应祥岳 | 100 |
合计 | 382 |
企业培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承接了2015年宁波市企业优秀青工进修培训项目—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培训;2016年宁波市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培训;2017年学校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公益培训。专业教师在学校、企业,利用校企可利用资源,培训企业员工,见佐证5-20。
5.6 教师专业持续成长的管道与鼓励措施
1.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建有在线教育平台(网址为http://jxfzzx.zjbti.net.cn/1090/list.htm),如图5-3。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服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制定了理念与修养、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3个维度8个领域46项基本要求的教学能力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师教学测评、培训、考核,规范引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举办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教学)研修班、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班、高级教学研修班、助教培训班以及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班等各类专题研修、培训班;举办各类教学研讨沙龙近100期,就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合作学习、微课创作、科学发声、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构建交流学习平台,参加人次数超过1000人次。同时,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技能比赛,设置有信息教学设计、微课、教学PPT制作、以及青年教师说课等比赛项目,以赛促技,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培训、研讨出台了相关政策,见佐证5-21。
图5-3 教师发展中心网络平台
2. 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发扬教师队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借鉴资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积累的好经验,建设一支教学和学术水平兼备、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由高职称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定教育目标、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导师每学期对青年教师听课8学时以上,在年终考评中予以分值奖励。见佐证5-22、5-23。
3. 注重开展国内外学习交流和培训活动。教师有机会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提高职业能力。与相应行业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学习交流活动,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挂职锻炼项目等,如表5-8,如图5-4,见佐证5-24~5-28。
表5-8 2017-2019学年专业教师国内外学习交流和培训一览表
教师姓名 | 学习培训项目 | 教师姓名 | 学习培训项目 | 教师姓名 | 学习培训项目 |
郑发泰 | 双师跨界培养机制构建优质校“逆向设计”教学策略(新加坡) | 张培忠 | 双师跨界培养机制构建优质校“逆向设计”教学策略(新加坡) | 应祥岳 | 宁波市海曙三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访问工程师(宁波) |
何文荣 | 美国阿肯色大学史密斯堡分校访问学者(美国) | 应蓓华 | 浙江省高职教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专题培训(德国) | 韩梅 | “悉尼协议”项目培训(台湾龙华科技大学) |
叶华杰 | 台湾修平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台湾) | 李翠凤 | 现代教学法培训(香港) | 陈志栋 | 宁波大学在职博士(宁波) |
姜浩 | 宁波大学在职博士(宁波) | | | | |
何文荣老师 叶华杰老师 李翠凤(前排右三)
图5-4 教师国内外学习交流活动
5.7 教师参与相关学术及专业组织以及其活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促进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相关学术活动,例如教师近三年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科研工作。本专业教师发表专业科研论文34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计划案件数及经费如表5-9。见佐证5-29、5-30。
表5-9 全体专任教师计划案件数及经费统计
| 国家自然基金会计划 件数/经费(千元) | 非国家自然基金会计划 件数/经费(千元) | 总计 件数/经费(千元) |
2019年度 | 2/200 | 2/20 | 4/220 |
2018年度 | 1/100 | 1/10 | 2/110 |
2017年度 | 无 | 2/20 | 2/20 |
总计 件数/经费(千元) | 3/300 | 5/50 | 8/350 |
近三年来,教师多人参与专业协会、学会、专家库、人才库等专业组织及其它学术活动,如表5-10,见佐证5-31。
表5-10 教师参与的专业组织
序号 | 参与专业组织 | 成员 |
1 | 宁波市电子学会 | 张青波、郑发泰、叶建波、洪列平、叶华杰、翁正国、韩梅、李翠凤 |
2 | 浙江省交投集团 系统评审专家 | 韩梅、李翠凤、翁正国、叶建波、应祥岳、曾兴斌 |
3 | 宁波市自动化学会 | 张青波、曾兴斌、翁正国、应祥岳、姜浩 |
4 | 浙江省传感网 应用开发协会 | 郑发泰、李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