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一、学院简介
学院以智能技术为引领、物联网和软件技术为纽带,深度融合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端智能决策技术,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方向,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
学院现有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汽车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8个专业和公共计算机中心。现有学生2760余名,62个班级;教职工95名,其中专业教师67+11名,正高职称7名,副高职称31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总人数的76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双师率90%以上。
在专业建设方面屡获殊荣:国家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云计算与大数据运用专业领域),国家级技能大师--智能制造工作室、省示范建设实训基地、省电子技术教学团队、省优质校建设专业、省特色专业、宁波市服务性教育重点专业、宁波市品牌专业、宁波市优势专业等。
学院确立“产教融合、业绩领先、成果突出”工作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理念、“立足人才培养、传承工匠精神、服务中国智造”的学生工作理念,创新多样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效明显。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设有均胜、利星、晨江等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若干个,每年举办“未来工匠.智能制造科技展”。荣获教师信息化大赛获得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省一等奖20项、二等奖19项……省大学生创新项目9项,竞赛成绩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专业教学设施齐全,设有电子电气技术、计算机类、汽车维修检测、计算机公共机房等专业实训基地,拥有40余个实训室,建有8个校内特长生工作室和10多个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实行宁波本部和慈溪学院两地办学,积极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发表SCI、EI等高质量学术论文70余篇,发明专利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利润,为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附加值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党建工作
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成立于2010年9月,是学校党委确定的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学院。学院党总支于2019年获评首批省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建设单位,2021年获评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国家骨干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在单位,为省双高专业群建设单位,承担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党总支书记张鹏飞同志获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电子汽修党支部获评省交投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党支部”称号;4名同志荣获宁波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电子汽修党支部书记叶华杰获批宁波市教育系统“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电气网络党支部书记周庆红获批学校首批“双带头人”工作室;2位教师分获省交通集团“交投工匠”和“交投劳模”。
学院目前有教工党员60名,学生党员17名,教工党员占教职工总人数的67%。党总支下设总支下设党支部5个,其中教工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2个。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扩区 强校 升本”为总目标,以省双高专业群建设和省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建设为工作中心,落实“1+8+N”党建工作机制,抓基础、强基层,确立学院“一二三四”党建工作法,实施四大工程:“制度筑墙工程、基地铸魂工程、品牌锃亮工程、三结合建设工程”,推进“三心驿站”党建品牌建设和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形成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建、学术“双带头”的良好局面,党建工作亮显化、品牌化、标准化呈现良好态势。学院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明晰,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工作机制顺畅。学院党总支委员会是学院的领导核心,把握学院发展方向,决定学院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保障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
|||||||||
![]() |